二百十二 狭路相逢勇者胜!-《百分百防守,所有教练都想签我》


    第(2/3)页

    他希望下半场球队能以同样的心态与要求回到球场,把比赛当做是刚开始那样,尊重对手、也准备好迎接对手战术上的变化。

    更衣室里,球员们安静地、专注地听着穆里尼奥讲故事般的分享他的经历与心得。

    如果说在战术上,很多人都会诟病穆里尼奥的保守、顽固、甚至说他食古不化、场面丑陋,但很少有人质疑他激励球员、操纵心理的能力。

    其中最经典的一幕就发生在国米时期。

    拿到欧冠的那天夜里,穆里尼奥宣布他将离开国米,前往皇马执教。

    曾经在2006年世界杯决赛中扮演恶魔、羞辱齐达内导致后者头槌猛击吃到红牌的马特拉齐,竟然像一个小孩一样在停车场外不愿坐上球队的大巴,而是远远地站着,看着穆里尼奥乘坐的轿车离开,一边看一边哭泣。

    已经坐上车、车也已经启动的穆里尼奥发现了他,立刻喊停司机,走下车,走过去拥抱马特拉齐。

    这名意大利后卫紧紧抱住穆里尼奥,痛哭流涕、无法自已。

    而那年,他已经37岁了,早已是一个见惯各种大场面的老球员,但在后来媒体的采访中,他告诉记者,不但是他,就连当时同样37岁的队长萨内蒂在内的几乎所有人,在得知穆里尼奥要离去的时候都哭了出来。

    而且这种情感不是一时的,是漫长的。

    自打那以后,但凡在他面前提到穆里尼奥,不管穆里尼奥在哪、是否顺利、是否因为自己的个性遭遇外界的批评,是否成为了竞争俱乐部的主教练,包括马特拉齐、伊布、特里、德罗巴、乃至已经成为国米副主席的萨内蒂在内的一众人仍旧对他交口称赞,力撑到底。

    现在,似乎同样的情节也在罗马的更衣室里开始上演。

    虽然这支球队总体上还年轻,也没有达到当年国米、切尔西能够在国内横扫一切,在欧洲与诸雄一较短长的实力,但显然,他们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轨道上。

    下半场开场后,萨里确实做出了改变。

    他撤下了在防守中已经无法抵挡住罗马旋风式跑动的佩德罗,换上了28岁的意大利中场卡塔尔迪,虽然从站位上仍是4-3-3的阵型,但实际上在进攻的时候,米林科维奇和卡塔尔迪更像是左右边前卫,前面只留了因莫比莱和菲利佩·安德森两个人,阵型也更加接近4-4-2。

    而在防守时,米林科维奇和卡塔尔迪又充当起边后卫的职责,在另外两名后腰保护禁区的情况下,他两人与两名边后卫组成了双边后卫的组合,强化边路的防守,也能更快地应对陈小亮发起的快速长传横向转移。

    这一手,连向来秉持着少说话、多做事的福蒂都忍不住对穆里尼奥说:“萨里真是一位可敬的教练。”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主教练根据对方的战术安排及时作出针对性调整,这看起来简单,实则并不容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再加上球员的发挥存在随机性,因此有不少主教练都会被自家球迷诟病是“坐在场边看球的”。

    而还有一些主教练喜欢赌,即便看到了本方的弱点被对手抓到,也会让球员针对对方的弱点进行强攻,看看到底谁才是伤敌一千、谁又是自损八百。

    例如当年三冠王后第二年贝尼特斯执教的国际米兰在欧冠对上了正走向巅峰的贝尔的热刺。

    是个人都能看出来麦孔被过成渣了,他却还在场上留着,继续被过成渣。

    因此此刻萨里调整战术的务实、快速、卓有成效,当真让穆里尼奥和福蒂称赞了一把。

    有些时候止损,也是一种弥补的办法。

    拉齐奥下半场几乎再无机会,而罗马虽然仍能创造射门机会,但在拉齐奥的有效、合理的多层防守下,威胁程度大打折扣。

    第60分钟,萨里再换一人,用拉扎里换下希萨伊,避免边路防守在体力下降后强度也随之下降。

    第64分钟,穆里尼奥也开始换人,亚伯拉罕、沃尔帕托、扎莱夫斯基上场,对位换下塞斯科、韦勒图和比尼亚。

    不过陈小亮是肯定要留在场上的。

    两位体力充沛的小将的上场对球的快速运转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塞斯科的下场却让禁区里站桩的能力大幅下降。

    亚伯拉罕很快就迷失在了拉齐奥密集的禁区防守中,在这种密度下,高空球没有优势的他很难获得足够的空间去接队友的地面传球。

    福蒂见今天穆里尼奥心情大好,凑上去问了一嘴:“何塞,换下塞斯科,禁区里似乎没法制造威胁了。”

    穆里尼奥点点头,问道:“那你觉得怎么样才威胁最大?”

    福蒂观察了一下,明确穆里尼奥不是刁难的反问、而是带有考察性质的提问后,才答道:“还是得有个支点才行。”

    穆里尼奥继续点头,不过话锋一转:“我就是要让塔米(亚伯拉罕)这小子明白,他为什么就不能是支点,他为什么就只能坐在替补席上看塞斯科首发,要是他始终不愿意突破自己,别说世界杯,他在我这里也就只能打边锋或者替补中锋。”

    尽管两人的对话不是很响,但坐在他们后面的武垒还是听到了。

    在红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名师出高徒”,但事实证明,名师出不了高徒,严师才能挖掘出弟子最大的潜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