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书生-《聊斋之种道》


    第(2/3)页

    临别前,书生自书篓中拿出一本手抄书籍,递与易凡,道:“昨晚让小哥委屈,小生也无他物送你,唯有自己手抄书籍还算可以,还请小哥收下。”

    易父在一旁道:“这如何可以,这般贵重之物,哪能随意送人。”

    书生拍了拍自己衣袖:“我这两袖清风,剩下的就这一篓书籍和笔墨,读了十几年的书,此时也就这手抄书籍拿得出手。”

    说罢,就塞在易凡手里,见易凡直盯着书发愣,笑了笑,拿过书道:“这是小生老师赠与的一本珍贵孤本手抄,说不定来日我还会赎回哦。”

    然后又把书籍,换了个方向,放入易凡手中。

    易凡脸一红,知道自己拿倒了书籍,郑重的接过道:“那就多谢先生了。”

    书生笑而不语,旋即拱手辞别。

    ……

    此时正值暑热,刚下过雨的德新县显得清爽,路上行人也多,来往商旅不决,一些小商贩早早的摆好摊子,站在摊位上吆喝,酒楼的伙计搭着布条,坐在门槛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清理着蔬菜,这时尚早,也无食客进来,掌柜的懒得管,杵着手在打着瞌睡。

    书生寻了处干爽的地界,向旁边的摊贩借了个凳子,就坐在上面,拿出书籍看了起来,这样的场面众人是见多了,又一个替人写家书的读书人罢了。

    不一会就有人过来,是一商旅,倒是客气,先问清楚价格,然后说明要求,并提供了纸张,书生蹲下身子,把纸张放在地上,拿起毛笔,含在口里,弄了些唾沫,在保存很好的旧砚台上沾了些墨,就书写起来。

    一上午,写了三四封家属,都是些远出家门的商旅,罕有本地人过来,倒是一些玩闹的孩童,好奇的蹲在旁边观看,不时打闹,惹得书生频频回头,却也不生气,只是微微一笑。

    见书生性情如此温和,旁边的摊贩也搭上话:“这位秀才公子,不知哪里人士?”

    书生心里一笑,对于摊贩的奇怪称呼,并不介意,拱拱手:“小生东来县人,此次去往南京赶考,路经宝地,准备歇息几日作休整。”

    摊贩不出所料的表情,德新县距离南京总府较近,每年总有很多赶考书生路过,这样的事倒也见过不少。

    到了中饭时刻,摊贩的婆娘送来饭,见自家汉子与一读书人说话,有些怯羞,不敢上前。

    见此,书生也不做恶人,一番谢过后,还了凳子,就往街道走,来到一处糕点摊前,数了数铜钱:“要五个馒头,劳驾包好。”

    “好勒,您稍等。”

    糕点摊的老板是一瘦小汉子,手脚勤快,用荷叶妥善包好馒头,接过铜钱后,就招呼其他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