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种道-《聊斋之种道》
第(2/3)页
他以为少年是见了红色鲤鱼,有了玩闹的心思,在这个年纪十分常见,也不在意,就要从鱼篓里拿鱼。
谁想易凡却摇头道:“大爷,我虽是木匠之子,不曾读书识字,但也知道廉耻之分,这鲤鱼是您辛苦钓上来的,我如若这般拿去,定会以此养成习惯,日后哪怕继承了父亲的手艺,怕也是做不成好的木匠。”
老翁诧异,正眼瞧着,见他一脸认真,不由叹道:“可惜了,你要是出生在富贵之家,说不定读书有一番出息,罢了罢了,既然你执意如此,就随你就是。”
两人交换了鱼,老翁摇头走远,留下手捧红鲤鱼的易凡,瞧着它奄奄一息,快步走到河边,放进河中,道:“你这小家伙,可别再被人钓上来,今日我若不是见你灵动似有灵性,用半篓鱼救了你,怕是要被人炖了汤入了腹,如若再被人钓上来,可不再有别人会舍得这半篓鱼。”
那红色小鲤鱼,入了河水,瞬间精神起来,仿佛能听懂人话,在河水里游荡几圈,深深看了一眼易凡,随着一阵清风拂过,就消失在河水深处。
见鲤鱼游走,易凡拿起鱼篓,收拾起鱼竿,往前走几步,把在河边吃草的水牛牵好,就往家里走。
德新县不大,因为地处江南,也无动乱,商业旅人较多,哪怕一路上走的小路,也是十分热闹。
他家住在城南,一处偏僻的巷子,因为有一棵老柳树,所以被称为曲柳巷,在曲柳巷里的人家,也没大富大贵之户,大抵是平民之家,罕有富裕的,也不过是中上之资,而他放养的水牛,就是这户人家的。
还了牛,领了这一月的工钱,有半贯之多,用绳子系着在腰间,倒是沉重的很,谢了雇主,外往走几步,就到了家门前,是一所低矮的房屋,里外三间,一间作为客厅,接待来客和吃食,另外两间是父母和他的房间。
刚进了屋子,就见易父扛着一打木凳和一些零碎物件就往外走,见了易凡,就往他怀里塞了一个大饼,推搡着出门:“回来正好,你母亲在蒋先生家浆洗衣服,没工夫回来做饭,你吃了大饼陪我去街上把这些打好的木凳和小物件卖掉,听说城北的陈瘸子接了个大活,没时间打弄,正好咱们多卖些,也算不错。”
半大小子,饿死老子,这一个大饼没走几步,就见了边,到了街上已经彻底进了易凡肚子,瞧得易父眼眉一抽,拍了下他脑袋,笑骂道:“慢点吃,别噎着,晚上弄点肉回去,让你娘给你做肉汤拌饭吃。”
虽是中午,但街上的人依然不减,甚至更多,来往的旅客如流,吆喝声嬉笑声声声不绝,寻了处地方,爷俩把新打的凳子摆好,就开始吆喝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