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有百姓,那些疆土有什么用? 人头税,也就是算赋和口赋本质就不合理,你收的越多,人口数量增长就越慢,甚至于说不定还能负增长,如果父母都活不下去,谁还有心情生孩子? 所以哀家的税制改革想法就是。 摊丁入亩,人口滋生,永不加赋。 把算赋和口赋的钱,稍微计算一下均摊到土地上,从此可以设为定额,土地多的人多交,土地少的人少交,没有土地的可以直接不用交,然后取消所有算赋和口赋,永远都不再收,如何?” 虽然这操作算是借鉴了四大爷,但这种收税方法确实比较合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当然了,再好的政策都得准确执行下去,执行不到位或者下面人把经给念歪了,那也没辙。 听完白圣的提议,建元帝的第一想法就是这主意确实很棒,听着也确实很合理,就是实施起来可能困难重重,从没啥反抗能力的百姓手里刮钱的难度。 可比从列侯手里刮钱难度低多了。 列侯勋贵们要是真闹起来,造成的影响也比少许百姓造反的影响大多了。 而这时,白圣则是继续说道: “另外商税设置的也不合理,商税的税额就不应该固定下来,一年赚几百文钱的,跟一年赚几万万钱的,收的税率怎么能一样呢,对于利润比较高的商人,必须得多收税,但也得注意尺度。 不能把人家给收破产了,在多收税的情况下,也得给他留下充足的利润。 另外还可以通过商税来宏观调控。 比如如果不想让人多酿酒,那就对酿酒这个行业施以重税,如果想鼓励某个行业发展,那就对那个行业减税,必要的情况下,甚至于免税几年也可以。 这叫阶梯收税,国家宏观调控。” 听到这,建元帝明显比先前更加惊讶,刚刚以土地多寡为标准收税就已经让他有些惊讶了,毕竟他皇祖母手里的土地也不少,这么做绝对算是一刀砍在了自己身上,而如今还要对商税动手。 甚至明确指出赚的越多,应该缴纳更高额度的税,这刀可就不是往身上砍一刀了,而是直接砍到自己大动脉了。 毕竟谁不知道太皇太后这些年一直在经商,规模超大,每年光按现在标准缴的税,都比有些郡上交上来的税多。 第(2/3)页